其实逻辑思维是所有学问的基础。包括做管理,而我们做TOC的咨询会更加强调逻辑,因为我们常常发现,很多时候,如果能把问题表达清楚,把冲突双方辩论过程规范到正确的逻辑上,都可以减少大量无谓的争论、纠结、内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,稻草人——也就是攻击一个并不存在的观点,通常是把对方的观点曲解、夸张甚至捏造了之后的观点(也可以说是先进行偷换了对方的论题);
2,错误归因——这个很简单,强行把一个事解释成另一个事情的原因,通常这两个事仅仅是相关而已;然而相关非因果;
3,情感绑架——利用恐惧、同情、嫉妒等情绪来干扰逻辑判断,比如招聘时,小丽的能力比小红要差,但你说,小丽家里那么可怜,他带着两个孩子出来打工,你居然非要选择那个衣着光鲜,一看就不差钱的小红?你有一点同情心吗?
4,滑坡谬误——不正面讨论当前的事情A,而是讲,如果A,那么将来一定会发生一个极端的事情B,而这个B多么可怕,因此,决不能允许A;比如我们讨论某个年轻人染了头发,这到底会不会影响他的健康、他的工作时,你说,怎么可以染头发?!今天染头发,明天就会去纹身,后天就会去犯罪了!这就是典型的滑坡谬误;
5,谬误谬误——这个看起来很奇怪,英文里原文也就是 fallacy fallacy,这个具体的解释是:你认为一个包含了错误的论述,其得出的观点、结论就一定是错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要把“你的论述错误”与“你的观点/结论错误” 分开,比如有人用了一堆明细包含错误公式的证明,最后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,你不能说,三角形内角和肯定不是180度,只能说他的论证方法错了。
6,人身攻击——注意,不是骂人,不是攻击人身,而是“基于你身份(动机、态度、地位....),来攻击你的观点。比如你讲了一段话,然后我攻击你说:“你这个人平时生活一塌糊涂,邻居都讨厌你,所以你讲的都是错的。”
7,诉诸权威——用一个权威人士的观点来代替论证;类似这样的“诉诸”有不少,其实都属于“前提不相干”类的谬误,比如诉诸情感,诉诸无知(人类还没搞清,所以你得承认我有可能是对的),诉诸虚伪(你以前也XXX,所以你今天讲这个没用),诉诸传统。。。。。
8,诱导性问题——提问的时候就有诱导的成分,对方只能按照你的意思来回答,比如:“你现在还抽烟吗?” 无论怎样回答,都默认了“以前抽烟”,实际上我可能根本从来都不抽。又比如法庭上的询问:“他打碎玻璃的时候,你在哪边看见的?” 对方律师一定会反对,应该首先问:你看见他打碎玻璃了吗?
9,赌徒谬误——认为随机事件与之前的事件有相关性,比如总认为玩骰子连续五次大,下一次一定是小;
10,乐队花车——这个其实就是“诉诸公众”,这么流行的、这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,看法,观点,一定就是正确的!其实并不一定。
11,合成谬误——认为如果组成事情A的 a b c d e f 中, a b 有某个特性,那么c d e f 也有这个特性。比如去某公司,遇到了好多个非常友好的人,就断定他们公司所有人都非常友好。
12,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——一个观点受被对方提出反例,就把这个反例声明为不符合定义,以此来捍卫。比如我说,“所有的咨询师都用笔记本电脑工作”,你指出反例:你们公司的咨询师老胡,就不用笔记本电脑啊!于是我说,嗯,老胡啊,他不能算真正的咨询师!
13,德克萨斯神枪手——只讲对自己有利的证据,而无视相反的证据,先站好立场再去找证据,并挑选。比如:我从过去一年“随便”挑选了200天,统计我管理的仓库,99.7%的产品都是从来不缺货的。” 看起来很好,但实际上,这200天是你自己挑的,剩下的165天里,常常是一半的产品都在缺货。。。。
14,个人怀疑——因为自己的认识、水平、所见所闻不够,就认为一个事情肯定是假的,比如,你说“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,让A公司比去年同期多赚了65%的利润。” 我说,哪有半年能增长这么多的!我从来没见过!肯定是你们忽悠人或者玩了数字游戏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当然,逻辑谬误这只是个为了说明常见的问题,而做的一些归类,并不是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分类,或者说分类就是完全覆盖并且严格划分的,下面这个图,也是一个大致的分类。
文章评论